致敬!新生儿的“医生爸妈”

日期:2023-08-27 07:01:38 来源:腾讯网

这里,有最娇弱的生命,也有最坚定的守护。1999年,桂林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成立,24年来,全体医务人员以满腔的热情和精湛的医术,共同当起“临时爸妈”这个重大的角色,夜以继日地守护着新生宝宝们,让每一位小生命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。

用心守护急危重症患儿


【资料图】

新生命的出现,总是带给人满心的喜悦。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如期、平安降临,因新生儿如刚刚出土的小嫩芽,生命力脆弱,加上感染、缺氧等原因,有的甚至还有生命危险……新生儿科要面对的,正是这些不会用语言表达的天使。

去年11月7日清晨,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电话骤然响起,某县妇幼保健院一例胎粪吸入综合征、重度窒息、休克、持续肺动脉高压的足月新生儿思思(化名)请求立即转送到我院治疗。思思是一个38周的足月儿,在当地医院刚刚出生,出生时羊水三度混浊,重度窒息,虽经积极复苏,但仍有严重的紫绀,并且病情进展很快,新生儿科以最快的速度,最短的时间,转至重症监护室。

思思正在接受一氧化氮治疗。据悉,桂林妇幼新生儿科2015年在全市率先开展吸入一氧化氮抢救严重呼吸衰竭,平均每年救治十余名患儿

新生儿科唐瑜主任回忆道:“思思入院后,在100%的氧浓度、超乎寻常的呼吸机参数辅助通气、肺表面活性物质及NO治疗下,血氧饱和度都只能维持在65-75%,并且需依靠多种药物极量维持心率、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,生命危在旦夕。”因其病情危重复杂,医院请了桂林市内多家医院的新生儿专家对其进行会诊,专家们根据思思的病情及检查结果,指出有启动体外膜肺(ECMO)进一步治疗的指征。可是思思的父母面对高昂的费用和难以预估的预后,以及桂林市新生儿从未有过ECMO治疗的先例,犹豫了,最后做出不做ECMO治疗的决定。   

医生在给思思进行脐静脉穿刺

没有ECMO,治疗还要继续,只要有一丝希望,就不轻言放弃!新生儿科启动专人医护团队,床旁精细化管理,根据思思病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。终于,53天的煎熬,53天的努力,思思渡过了呼吸衰竭、感染、喂养等诸多难关,从有创呼吸机撤离到无创呼吸机,最后能顺利脱离氧气;从禁食到鼻饲喂养,最后完全自吮,顺利出院了!孩子的父母来院接孩子出院时喜极而泣,赠送感谢锦旗时激动的说到:“在最危重时,是你们给了我的孩子救治的希望,感谢你们救了我的孩子!”

用技术护航新生命

像这种命悬一线但终于平安出院的情况,在新生儿科数不胜数。

新生儿科在救治极低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、重度室息、重度RDS、肺出血、持续性肺动脉高压、重症感染方面拥有丰富救治经验。多年来科室危重患者位居全市首位,每年救治早产儿300-400例,其中体重在1500克以下的极低、超低早产儿占30%。分别成功救治23+4周早产儿和出生体重560g 早产儿,创造了桂林市最小孕周、最低体重早产儿救治记录。

成功救治桂林地区最小孕周超早产儿

据了解,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创建于1999年,是集产前急救转运、新生儿诊疗救治、出院随访一体的区域性新生儿医疗中心,是桂林市医疗卫生“人才小高地”、桂林市重点建设专科、桂林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。承担桂林市6城区1市10县的新生儿转运、救治工作。

历经24年,科室已配备有各种常频呼吸机、高频呼吸机、CPAP呼吸治疗系统、NO吸入治疗系统、亚低温治疗仪、多功能生理监护仪、脑功能监护仪、血气分析仪、微量血糖仪、经皮胆红素测定仪、远红外线抢救台、蓝光治疗仪、婴儿暖箱、输液泵、拥有耳声发射、听觉诱发电位及眼底照相等仪器设备,可在危重新生儿床边进行X线摄片、头颅心脏肺部超声检查。

医生在床边做肺部超声

在此基础上,科室于2021年启动了早产儿慢肺治疗中心建设,造福更多患儿。据了解,早产儿慢性肺疾病是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,特别是那些出生体重不足1公斤的早产儿,他们往往需要长期在重症监护室插管上呼吸机。这个群体一直是儿科领域的难点,也是这些家庭的痛点。“大多数父母搭上全部家底,碾转全国各大医院治疗,就是希望有一天能让孩子脱离呼吸机回到家里正常的生活。除了经济压力,他们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,因为不知道孩子即便活过来,将来能不能健康?”唐瑜主任介绍,自中心启动以来,已收治了来自广东、湖南、江西、云南等地多名严重的慢性肺疾病患儿,通过‘心肺同治’、家庭参与式护理等综合治疗策略,均成功撤离有创呼吸机回归家庭,出院后科室也会通过线上或入户指导,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条件。

来自江西的慢性肺病患儿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经过多学科联合、“心肺同治”、家庭参与式护理等综合治疗后,顺利返回家庭

用大爱坚守医者初心

“历任主任们一直向我们传递一个理念:不要把新生儿科NICU当做一个生离死别的地方,它应该是一个让人觉得有希望的地方,是一个人觉得值得奋斗的地方。”在前辈“不抛弃不放弃”的精神指引下,学科经历了从蹒跚起步到阔步前行的蜕变。

2022年初,第一波新冠病毒席卷全国时,新生儿科收治了1名感染新冠病毒肺出血难以控制、反复心跳骤停的8个月大早产儿乐乐,唐瑜主任回忆道“乐乐病情最危险的时候,肺部X光片表现为‘白肺’,呼吸机参数要求非常高,几近‘爆表’,否则无法维持正常血氧饱和度,肺部一直反复出血,时不时就有血液从气管涌出,稍一动弹,血氧就下降,严重时心率和血氧迅速下降,需要立即吸痰、胸外按压、推肾上腺素等抢救。当时,医护人员大部分感染新冠病毒尚未恢复,人员极为紧缺,科室仍然坚持每班安排医师护士进行“一对一”监护,大家顶住压力,绝不放弃,经过20多个日夜的艰难救治成功挽救了孩子的生命。

成功救治感染新冠病毒肺出血难以控制、反复心跳骤停的早产宝宝

据介绍,新生儿科现有医护人员64人,其中医生19人,护士45人,医护人员不断至上海复旦大学、浙江医科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、湖南省儿童医院等国内知名新生儿专科进修学习,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基础。

在唐瑜主任看来,新生儿科能创造如此多的生命奇迹,不止有过硬的技术,精细化的护理,更重要的是整个科室团结一心,将爱心,细心和耐心融入到工作中每一个细节。

幼吾幼以及人之幼,新生儿科工作有其特殊性,压力是实实在在沉积在心的。唐瑜说,“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与延续,我们医务工作者和父母一样都希望每一个孩子可以回归家庭,看到孩子健康成长,又有家属的信任,就是我们工作的无限动力。”

科室部分医师合影

来源丨记者 胡晓诗 何永芳

一审丨朱玉忠

二审|李   芳

三审丨韦   笑

标签:

聚焦
科技